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大江东-复旦融媒体创新工作室 李为琳 王艺澄 岑申一 马作鹏
从海南博鳌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再到上海出席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诺贝尔奖得主兰迪·谢克曼(Randy W.Schekman)最近在中国的行程排得满满当当。这位76岁的科学家,从踏上中国的土地起,就在热情展示他对科学的热爱,对国际交流合作的坚持。
兰迪·谢克曼在2024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开幕式致辞。主办方供图
诸多细节印证着他对跨国合作的倡导和践行——谢克曼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办公室里,一幅中国书法上写着“膜蛋白质酵母菌学”几个字。“这是我的一位来自中国的博士后学生毕业之际送的礼物。它不仅是科学术语,也是科学交流和师生情谊的见证。”他说。
“我们致力于汇集世界顶尖科学家,无论青年才俊还是资深专家,共同分享在自然科学领域的发现,探讨这些成果在促进人类健康、技术创新和经济繁荣中的重要应用。”自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创办以来,连续7年参会的兰迪·谢克曼,始终在这场科学盛宴上分享自己关于科学家自由交流思想、分享发现、开展合作,架起惠及全人类的科学桥梁的观点。
谢克曼桌上的书法作品。世界顶尖科学家微信公号视频截图
科学与生活的无限共融,“在挑战中寻找和谐”
10月26日,兰迪·谢克曼在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接受了大江东-复旦融媒体创新工作室的专访。在回溯自己的科研生涯时,他坦言,自己的科研成就与生活经历有着紧密联系。
谢克曼的科学探索之旅,始于10岁时得到的一个玩具显微镜。他为之着了迷,可以几个小时在玩具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池塘水的微观世界。这激发了他对生物学的浓厚兴趣,也为他日后的科研生涯埋下了种子。
一路成长,2013年,谢克曼因其在细胞囊泡运输与调节机制方面的开创性研究获得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之后,他将对科学的热爱延伸到了对帕金森病的研究中,这一领域对他来说既是公共议题,也是个人使命。7年前,他的妻子因帕金森综合征去世,这一悲痛的经历,转化为了他投身研究的强大动力。
谢克曼后来成为帕金森综合征科学联盟的顾问委员会主席,并在过去5年与项目团队一起组织了一个由来自14个国家、80个机构的163个实验室组成的国际合作研究网络。研究者在线合作,公开讨论,分享结果、协议和想法,并共同发表研究成果。他坚信,“这项工作将对全球帕金森病的研究和治疗产生重大影响。”
“在失败中坚持,在成功中发现乐趣,这是实验科学的真谛。”进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并拥有自己的实验室后,谢克曼的研究对象主要是酵母菌。酵母菌与人类细胞差别较大,他的研究资助申请最初被研究院驳回,他回忆说:“那是令人震惊的打击,因为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那段艰难时期,他一度怀疑自己的决定。但他坚持了下来,遇到了一些非常优秀的学生,学生们的才华和努力让他看到了希望。在这些学生的协助下,他的实验室很快取得显著进展,研究成果开始显现。他感慨道:“我很幸运。我想我在很多方面都特别幸运。”
紧张高压的科研之余,谢克曼将古典音乐作为生活的调味剂。无论是漫长航途中耳机里播放的古典音乐,还是维也纳爱乐乐团现场演奏的施特劳斯华尔兹,都是谢克曼放松大脑的方式之一。
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欣赏,让他在科研与个人生活之间,找到了完美的平衡。
谢克曼10月26日接受大江东-复旦融媒体创新工作室采访。岑申一摄
功与名之外的选择,“科学只有一条边界”
“科学家的首要任务是进行基础发现,这是所有科技进步和应用的基石。”兰迪·谢克曼对基础科学研究十分重视和推崇。
他鼓励科学家投身基础科学,“虽然短期内看不到直接的商业应用,但其深远的影响和潜在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这种长远的视角和对科学本质的坚持,体现在谢克曼探索酵母的分泌过程中。起初,他并未预见到其实际应用的可能性,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他发现酵母的分泌过程与人类细胞惊人地相似,这个发现为生物技术产业提供了重要启示。
谢克曼说,商业转化并非他做研究时考虑的重点。“科学只有一条边界。”他强调,科学研究不应受商业利益的驱动,而应以公开和共享为原则。他表示,反对任何形式的学术垄断和知识封锁,“得到公共资金支持的实验室工作应保持科学研究的开放性和透明性,促进科学知识的自由流通,遵循科学研究的开放精神。”
基础科学的成果转化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政府和社会的长远眼光和持续支持。他说,“对基础科学和基础设施的持续投资,是推动工业和生物技术公司发展的关键。”在他看来,科学研究和新药开发需要长期投入和耐心,因为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过程充满不确定性,“基础科学研究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基石,需要得到更多的重视和投资。”
在本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青年科学家大会的讨论环节,谢克曼着重向年轻学者分享了一个观点:“不要被目前的学术出版体系所限制。”并鼓励青年科学家组建跨学科研究团队,寻求高质量的合作,同时保持独立性。
“是否只有在高影响因子期刊上发表论文才是成功?”在谢克曼看来,“当学界以发表论文评判学者成功与否时,学术研究就变成了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他直截了当地说,“不应该用发表论文来衡量学术的成功与否。”
谢克曼参加2024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青年科学家大会。主办方供图
接受专访时,兰迪·谢克曼还表达了对AI(人工智能)参与科学研究的开放态度:“我不认为AI现在会取代研究者的工作,但科学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强大的新工具的发展。人工智能是我们所拥有的强大工具之一。”比如,随着AlphaFold程序在蛋白质结构预测上的突破,AI在短时间内改变了生物学家的工作方式。他提到了绿色荧光蛋白(GFP)的革命性影响,使得科学家能够观察活细胞中的结构和分子,这是之前无法实现的。他相信,AI在生物学以外的领域也有广泛应用,将成为全社会的工具。
顶科论坛提供了一个机会,“让我们来到这里”
10月23日,北京。兰迪·谢克曼在参加2024年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期间,向友人赠送了一枚来自诺贝尔博物馆、印有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头像的金色巧克力硬币。
在这场聚焦于开放包容和基础科学合作的会议中准备这份别致的礼物,不仅象征着谢克曼教授与诺贝尔奖的深厚联系,也表达着他对东西方科学领域对话与交流的态度。
谢克曼与大江东-复旦融媒体创新工作室的学生聊科学与人生。马作鹏摄
这份坚持,谢克曼也带到了顶科论坛。
他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开放包容的国际学术交流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基础学科领域。在专访中,谢克曼说:“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提供了一个机会,让我们来到这里,能够更多地与中国科学家交流。”对于中国在科学领域的投入和进步,谢克曼从专业角度给予了高度评价:“我认为没有哪个国家比中国更懂得科学需要大量且持续的投资。科学是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它需要耐心。”
“2002年,我受中国学者的邀请第一次来到中国大陆。当时我们来到上海参加了一场学术研讨会,还去了复旦大学。”谢克曼回忆道。20多年来,他见证了中国的社会进步与科学发展。谢克曼说,他的不少中国学生在国内获得了充分的科研资金支持,走上了更为广阔的科研平台。这让他感慨颇多。
“反对学术发表垄断,是维护科研精神的关键。”谢克曼呼吁科学家们持续努力,改进科学出版机制,促进知识的自由流通和共享,“我将为之不断发声,直至生命终结。”
报道统筹:李泓冰
采写指导:人民网记者马作鹏
采访写作: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学生李为琳、王艺澄、岑申一
视频采制:岑申一、王艺澄
(来源:大江东-复旦融媒体创新工作室)